海南自貿港是中國唯一的自由貿易港,被定位為國家級戰略試點。2025年6月,由海南省商務廳與國際經濟發展局聯合發布的《2025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指南》正式面向公眾。本文針對醫療板塊,系統梳理指南中的核心政策,為海外醫藥企業提供清晰、實用的投資參考。 政策亮點:縮短准入時間,加速進入中國市場。 海南率先將未在國內上市的臨床急需藥械的進口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部門,首次申請周期縮短至3–7個工作日。對比國內多數地區仍須國家層面審批、周期長達數月的現狀,海南顯著提升了准入效率。 應用場景:已在歐美獲批的創新器械,可通過海南快速落地,並積累真實世界數據,為未來全國注冊提供有力支撐。 政策亮點:降低進口操作複雜度,節省藥品進口通關所需時間。 海南取消《進口藥品通關單》要求,進口備案申請可提前至藥品啟運環節,無需傳統到岸通關單流程,實現“藥到即通”。目前,全國僅北京、上海、重慶和海南推行該政策。 真實案例:2023年1月4日,由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從法國進口,用於科研項目研發的2750支生物醫藥研發用關鍵物料,在海口海關所屬海口美蘭機場海關通關放行,無需向海南省藥監局申領《進口藥品通關單》。 政策亮點:增加產品實際使用場景,提高品牌曝光。 經評估,患者可將臨床急需進口藥械帶離醫院使用,口服、外用及部分皮下注射藥品以及監測類、康複類、家用治療類醫療器械均在範圍內。帶藥量最長可至12周,尤其適合慢性病管理。 該政策打破傳統“住院用藥”限制,提升患者便利性和生活質量,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廣泛的終端應用場景。 政策亮點:節省進口稅費,降低投資與運營成本。 在海南注冊的企業進口自用生產設備,除負面清單列明商品外,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該政策覆蓋研發、生產、檢測等多類設備,降低企業初始投入與生產成本。 真實案例:海南省人民醫院進口一臺醫療設備,在海口美蘭機場海關順利通關放行,涉及貨值430萬元人民幣,享受13%的稅率減免。 政策亮點:便於引進國際人才,構建國際化團隊,利於創新藥械的臨床研究、注冊申報與醫療服務國際化。 海南允許境外人員參加醫療類職業資格考試,認可境外頒發的醫療職業資格,涉及醫師、護士、藥劑師等多個類別,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從業經曆可視同國內經曆,通過認證後可在海南執業。 當前中國僅北京、廣州等個別地區對境外人員開放職業資格考試,對比國內其他地區,海南開放度位居全國前列。 政策亮點:允許公立醫院與先行區醫療機構特許經營合作,並進行市場化收費。 海南允許公立醫院以特許經營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授權使用品牌、技術與管理體系,並允許合作項目實行市場化收費。合作方可提供設備、技術、管理或資金支持,共享醫療服務收益。 該政策為海外企業提供了與優質公立醫療資源對接的新路徑,尤其在高端醫療服務、專科診所運營、創新技術轉化等領域具有較高合作潛力。 海南自貿港醫療政策—國際藥企的“落地加速器” 海南正在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構建國際化醫療生態: 快速准入:臨床急需藥械審批提速; 真實世界數據:先行區應用場景更廣闊; 成本優化:稅制體系優勢; 人才開放:境外職業資格認可; 合作通道:公立醫院特許經營模式。 海南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在藥械准入、人才引進、設備進口、醫院合作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政策支持,為國際藥企降低了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與時間成本。對於尋求快速准入、真實世界數據收集、成本優化及本土化戰略推進的企業而言,海南是一個值得重點布局的戰略節點。 *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持續深化,國際醫藥企業可以通過關注海南省藥監局、博鼇樂城先行區管理局等官方平臺,及時掌握政策動態。 歡迎關注 LinkedIn 專欄「Hainan Pharma Insights」,獲取更多海南醫藥政策與市場洞察。1.加速市場准入:臨床急需藥械進口審批權下放至省級
2.簡化通關流程:進口藥品“藥到即通”
3. 拓展使用場景:患者可帶特許藥械離院使用
4.降低成本: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
5.人才引進:境外職業資格認可與考試開放
6.合作公立醫院:特許經營與市場化收費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healthcare market. Yet for overseas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device compan...
How long does it take for an overseas innovative drug to go from birth to market entry in China, and to transition from ...